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最新!2024又一院士名单,重磅揭晓! 正文

最新!2024又一院士名单,重磅揭晓!

来源:广州市各区喝茶资源   作者:百科   时间:2024-04-27 05:36:53

来源:时代学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4月25日,最新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又院简称 AAAS)公布了新一批院士的士名名单,共有来自数学与物理科学、单重生命科学、磅揭社会与行为科学、最新人文艺术、又院公共事务与行政管理学领域的士名275人当选 2024 AAAS 院士(或外籍院士),以表彰他们为领域发展做出的单重贡献。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成立于1780年,磅揭旨在表彰成就卓越的最新杰出学者,汇集人类各个领域的又院领导者来检验新思想,解决对国家和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的士名问题,并共同努力,单重“培养可能会促进自由、磅揭独立和有道德人民的利益、荣誉、尊严和幸福的每一种艺术和科学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章程)。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最早的成员包括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乔治·华盛顿。其他杰出成员包括玛格丽特米德、乔纳斯索尔克、芭芭拉麦克林托克、约翰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国际名誉会员包括查尔斯·达尔文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现任成员代表了当今各个领域和专业的创新思想家,其中包括 250多位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获得者。

部分入选华人学者简介


张远,1959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病毒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特聘教授。

张远于1981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犹他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89年担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解剖病理学高级专科住院实习医生;1991年担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学研究员;1993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工作;2000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病理学正教授;2002年进入匹兹堡大学工作;2008年担任美国癌症协会研究教授;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担任匹兹堡大学杰出教授。

张远的研究集中在病毒肿瘤发生和发现新病原体。


陈鹏,男,1997年本科毕业于的南京大学,2004年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2004-2005年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谢晓亮院士)。自2005年起历任康奈尔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陈教授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和应用单分子成像和操作方法来研究和理解纳米材料和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和动力学,以获得基础的化学知识,从而开发更好的能量转换策略,以及治疗和预防疾病。


陈卫,工程设计领域专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主任、Wilson-Cook工程设计首席教授,美国西北大学集成设计自动化实验室主任、预测科学与工程设计交叉学科组主任。

陈卫于1988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得休斯顿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3年加入美国西北大学;201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20年8月任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

陈卫致力于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的设计方法研究。


蒋濛,男,1977年出生,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普渡大学校长。蒋濛于199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03年起历任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17-2022年任普渡大学工程学院院长,2021年4月-2022年12月任普渡大学战略计划执行副校长,2023年1月1日任普渡大学第13任校长。蒋濛的研究领域包括互联网、无线网络、宽带接入网络、内容分发网络、网络经济学和在线社交网络。


丛京生,计算机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系杰出校长讲席教授、电子工程系教授,领域特定计算中心主任,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体系结构、综合与技术实验室主任。

丛京生于1985年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毕业,之后赴美国留学;1990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之后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2000年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2005年至2008年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2009年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协理副教务长;2010年创建了北京大学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201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丛京生的研究领域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高能效计算与应用、可定制计算、以及高度可扩展算法。


韩珉,男,1956年出生,1982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此后在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1991年起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任职。韩珉实验室主要利用秀丽隐杆线虫和小鼠模型,通过应用遗传和生化方法来研究与动物发育、应激反应、营养感知和人类疾病相关的各种生物学问题,重点是识别和分析动物感知特定营养素(包括脂质、核苷酸和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机制,并调节发育、繁殖和食物相关行为。


何川,男,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终身教授、John T. Wilson Distinguished Service讲席教授,2013年何川教授当选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HHMI)研究员,是当年唯一入选的华人科学家。此外,何川教授受聘于北京大学建立的合成与功能分子生物中心,并任主任。同时,何川教授担任“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成员兼评审委员。2017年,何川教授荣获保罗-马克斯癌症研究奖。获得2023年度沃尔夫奖。

何川教授已经发表超过300篇SCI学术论文,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Science、Cell)正刊发表研究文章超过15篇。


洪梅,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她因创造性地开发和应用固态核磁共振(ssNMR)光谱来阐明膜蛋白、植物细胞壁和淀粉样蛋白的结构和机制而闻名。1992年以最优等成绩获得蒙特霍利约克学院化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后,她前往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在那里开发了生物合成同位素标记方法,以推进ssNMR测定蛋白质结构。她于1999年开始在爱荷华州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02年成为副教授,2004年成为正教授。2014年起她回到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化学教授。


锁志刚(Zhigang Suo),1963年6月15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华裔美国人,固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力学与材料学Allen E. and Marilyn M. Puckett教授。

锁志刚于1985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1997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2003年任哈佛大学Gordon McKay教授;2006年任哈佛大学Allen E. and Marilyn M. Puckett教授;200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锁志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断裂与变形,各种场驱动下材料的极化、扩散等,涉及界面断裂、电迁移、压电、铁电材料失效、材料微观表面的运动、纳米尺度的相分离与自组装、电子封装力学、薄膜力学和软材料力学行为。


文小刚,男,1961年11月出生于北京,理论凝聚态物理学家,狄拉克奖章、巴克利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文小刚于1977年从陕西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学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学习;1981年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考试;1982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师从爱德华·威滕;1987年至1989年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将研究领域转向凝聚态物理;1989年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1991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1992年当选为斯隆基金会研究员;2002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04年被聘为麻省理工学院塞西尔和艾达格林物理学教授;2006年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摩尔学者;2009年当选为圆周研究所杰出研究主席;2011年当选为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艾萨克·牛顿主席;2017年获得奥利弗·巴克利凝聚态物理奖;201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狄拉克奖章。

文小刚致力于对超越传统能带理论和对称破缺理论的物质新量子态的研究。


武延庆,女,多伦多大学天文系教授,1991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在伦敦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起历任多伦多大学天文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行星结构和形成及行星盘。

完整获选名单













标签:

责任编辑:时尚

全网热点